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实践研究>详细内容

繁花落尽见真淳 渗透图谱促有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永不褪色的“方向盘”。结合当前幼儿学习来说,音乐教学是幼儿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音乐教学内容体系中,民间音乐又是精品。民间音乐是我国灿烂文化史中的瑰宝,民间音乐的特点是带有很强烈的民间文化的色彩,歌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很容易上手。但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民间音乐的歌词要想完全记住,也委实不容易,在这几年的幼儿民间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我创造性的构建了更为有效的民间音乐课堂,就是通过图谱的融入,让幼儿形象生动的提高了对歌词的认知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论述图谱在民间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形象生动,让孩子记住歌词;静观其变,让孩子动手创编;趣味无穷,让歌谣精细入微;唤醒认知,让孩子边思边学。

【关键词

陶行知创造思想;幼儿;民间音乐;图片;趣味和价值

【正文】

陶行知作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留下的很多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依旧具有深远而广泛的价值。其中他的创造思想,更激励着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和创造,将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渗透到我们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这几年的幼儿教学中,我深有体会的是,幼儿对于民间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涨,然而不少幼儿对于音乐的旋律能够很快记住,并且久久不会遗忘,但是对于音乐的歌词却很快就会出现遗忘。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民间音乐的歌词其实对于民间音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歌词是民间音乐真正的灵魂所在,只有了解了歌词,幼儿才能深入体会民间音乐的内涵,对于民间音乐的学习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点:“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结合指南的要点,我联想到我们的幼儿教学要采用幼儿所喜欢的方式,呈现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内容,结合我一直以来进行的民间音乐教学,我创造性的开展了图谱这个方式,构建了较为有效的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收获了超出我预期的教学呈现。以下是关于我将图谱运用于民间音乐开展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形象生动,让孩子记住歌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结合指南可以看出幼儿阶段的学习与发展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我的民间音乐是世界文化艺术摇篮中的瑰宝,在世界文明历史中绽放着五彩的光芒,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加以传承和发展,以形成更具有内涵的民族音乐体系。在当前来说,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有助于全面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民间音乐教学中,歌词记忆是一项难点,韵律节奏的把握也是一项难点,有的孩子会比较浮躁,因为有的民间音乐是孩子们之前听过的甚至熟悉的,有的孩子课堂上就开始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上课也不认真了。但是问及歌词,有的孩子虽然能说出个大概,但是看得出歌词意思根本不懂。比如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幼儿唱:“小燕子,花花衣,连年青天在这里。”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对于歌曲里的歌词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没有记住歌词的内容,所以我想到如果唱歌仅仅知道音调,没有记住歌词,那就不能完全理解、懂得这首歌谣,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我想到采用图谱的方式,课堂上我可以将已经制作好的图谱,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孩子们就会对歌词一目了然。

    结合《半个月亮爬上来》这一课,在学会了歌曲以后,教师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歌曲,教师采用对唱游戏的形式,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样就避免了枯燥教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经我多次实践,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随后我引导孩子们: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月亮呀?我们用动作怎么表示呢?月亮爬上来怎么用动作来表示呢?树叶、房子、变亮怎么用动作表示呢?分句做动作。最后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趣味无穷,让歌谣精细入微

我国的民间音乐都是来自于人们的口头创作,经典的口头创作经历了时光,时代传承了下来,在传承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在具体的改编的过程中凝结了人们的智慧,在不断的积累中沉淀下来形成艺术的表达手法。所以说民间音乐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形式,而是带有一定的乡土性、群众性,所以,对于民间音乐题材,有一些是适合幼儿的,有一些则并不适合幼儿平日的传唱,所以教师在选择民间音乐的时候,要注重选材,应当充分发挥民间音乐的育人功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投入学习和探索的最主要的动力。孩子们的行动,一般都是在趣的激发和引导下进行的。结合幼儿的心理方面的特点来说,趣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成长所必要的。笔者这几年的实践探索中,认为趣味的图谱表现方式,让幼儿对歌谣的学习精细入微。

    在学习《阿细跳月这个课时内容的时候,我跟孩子们提到“接下里请你用画线条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如果你听到舒缓的音乐就用柔和一点的线条来画出来,比如曲线、波浪线等等,如果你听到欢快的音乐你就用另一种线条来表示,比如直线、折线等等,当你听到缓慢的音乐如果是一样的,那么你就用相同的线条来表示。”幼儿听音乐画线条,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不同。

    唤醒认知,让孩子边思边学

幼儿的认知必须要唤醒,才能带给幼儿学习的快乐。我觉得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教师一股脑儿灌输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合当前幼儿民间音乐学习的现状来说,很多孩子都是相对被动的学习,学习时都是老师说什么,自己学习什么,这种传统而被动的认识模式,没有从灵魂深处唤醒幼儿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刻认知。我认为当下最好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边思边学。民间音乐的教学中,我这一年多时间创造性的融入了图谱教学,唤醒了孩子的认知,结合图谱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我不是一股脑儿将所有知识点倒给幼儿,而是结合幼儿的课堂反应,所谓“花未开全月未圆”,我给幼儿带来的也是这种类似的教学理念,不会全盘给幼儿,而是更多的留一些思考给幼儿。

    阿细跳月》这个课时内容的开展过程中,我引导幼儿们完成后一起来探讨、介绍一下自己感受的音乐,第一段是什么样的,第二段是什么样的?你有发现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引导幼儿发现乐曲A段中的轻柔和B段的欢快的节奏。这首乐曲中慢的部分多还是快的部分多呢?那么你现在觉得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觉?教师总结介绍乐曲: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歌曲之一。在倾听乐曲快的部分,幼儿尝试用喊“嘿嘿”和拍手两下的方式表现后两个音。

    静观其变,让孩子动手创编

一般来说,笔者是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民间音乐的渗透教学,当前来说,民间音乐在我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所以我国的民间音乐的种类比较丰富,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幼儿对于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孔子曾经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全面有效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能否取得有效性的一个根本因素,在幼儿园的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音乐环境,引导幼儿在适宜的音乐环境中用心去聆听民间音乐,用心去领悟和感受民间音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幼儿阶段,其实每一个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是惊人的,只是有的时候教师没有趣深入的挖掘,导致幼儿这些创作能力的逐渐丧失。在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我创造性的将图谱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动手创编,在创编过程中,我不会给出统一的标准,而是静观其变,静静的耐心的观察每一个孩子自己手头的创作,对于孩子们的大胆设计和大胆创作,我给予表扬和支持。

《拔根芦柴花》整首曲子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即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我把欣赏和莲厢舞结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同时,大胆用莲厢舞来表现。并且引导孩子们结合图谱,将自己所想要表现的舞蹈动作通过图片画出来,进行创编,最后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演绎。

    总而言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人说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幼儿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如果岁月是一条河,那么童年就是河之源泉,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童年就是书里最漂亮的扉页。它有着梦一般的色彩、诗一般的意境,那些天真无邪的滑索,正是这童话世界里的主角。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孩子是什么,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是让我们幸福快乐的天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循着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内容,不断为幼儿呈现人性化的、精彩的幼儿教育,带领幼儿在幼儿园的这片小小天地里享受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龙波,陶行知思想指导下的幼儿音乐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谢莉莉,开展幼儿民间音乐教学方略浅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0

[4]康黎,民间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提升“六大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