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师资培训>详细内容

怎样抓好孩子的吃苦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常言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世界上那些成名成家的人都是敢于吃苦、能够吃苦的聪明人。”何谓吃苦呢?是指能经受艰苦、能吃苦耐劳的人。

中国自古以来是提倡以苦为锻炼人才的主要途径。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更为激烈,“能吃苦”更加成为优秀人才的标志。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曾说:“现在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弱点就是怕苦,求职心理不正常,要想工资高,又不想吃苦,要找轻松的工作,这种观念就是根本错误的,何况世上绝对没有这样的差事。”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小孩子们挑吃挑穿、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怕吃苦、怕艰苦的习性不断滋长,而且逐步升级,这不能不引起各位家长的高度重视,应当把吃苦教育放在重重之重的地位。那么怎样抓好吃苦教育呢?
一、吃苦教育就是劳动教育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熄灭,又可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起熊熊大火的方法,就是劳动再劳动。”
众所周知,劳动能创造人类,劳动能创造世界。由此看来,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古代类人猿就是通过劳动才变成了人的。小孩读书是脑力劳动,要求他们勤学苦练,牢记叶剑英老人《攻关》一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常言说得好,“年轻时洒下辛苦的汗珠,老来时不会流下忏悔的泪水。”除了要求小孩完成好本职任务外,还要安排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劳动他们才会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才会更加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我们还应让孩子知道,人的变质就是从轻视劳动、鄙视劳动开始的。那些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就是不劳而获,大肆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的搞挪用、贪污、受贿等。
二、吃苦教育就是前途教育
常言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人说:“无为者,平平淡淡生活;有为者,轰轰烈烈拼搏;贪污腐败者,花天酒地度日;廉洁奉公者,鞠躬尽瘁劳作。”“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苗,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要想自家小孩将来有所造化、有所前途、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出类拔萃,那从现在起就应加强前途教育,敢于吃苦。要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要有坚贞不屈的斗志,像古代匡衡 那样凿壁偷光;像孙晋那样头悬梁;像李密那样牛角挂书。郑培民说得好:“与其留给子女的财富,不如留给子女创造财富的能力。”从古到今,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要比一个普通人经受的痛苦多,很少有人能花很少的代价取得成功。
三、吃苦教育就是生存教育
人活着就要穿衣、吃饭、有能避风雨的住房,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中国的孩子与日本的孩子相比生存教育很差,他们都只知道天垮下来有瓜瓜棚,多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的,铺张浪费比比皆是。某中学学生每餐要倒下几挞斗白饭。70年代,中国与日本孩子组团远游,中国的孩子带去的干粮不按规定吃,提前吃完了,怕苦怕累。可日本孩子不像那样,舍得吃苦,不怕吃苦。因此,日本有关人士说:“中国的变色寄托在他们下一代人身上。”现在,有许多年轻有为的高干落马不就证实了日方的预言吗?
生存教育不好好抓,后果不堪设想。前不久,有一篇报道说:“浪费成为中国富裕的头号杀手。”一位德国学者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贫穷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国家。”此言一点不假,据2004年的统计:①公车支出:4085亿元;②公款吃喝:3000亿元;③公费出国:3000亿元。这“三公”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广东陆丰市某豪华公宴一桌吃掉15万元,还要赠送礼品,开餐费发票,包括10万元一块的劳力士手表。广州市政府办公厅177人拥有172辆公车。此外,还有公款修私人庄园和别墅。沈阳客运集团总经理夏任凡运用公款2000万元修私人庄园。国家级贫困县准格尔旗政府为旗领导修建了9幢别墅。
四、吃苦教育就是终生教育
一个人活着为了什么?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坐在人生这辆拥挤的公交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要下的站,而且不可预期。要珍惜自己现在的座位,好好欣赏人生的风景。”古往今来,有不少的革命老前辈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终生教育,林伯渠取名教子,他为上小学的小儿子取名为“林用三”:一要用脑子想问题、二要用双手创造世界、三是用脚踏实地地干些事情。郑板桥临终遗书教子:“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终生教育要让孩子继承和发扬时代精神:即长征精神——不怕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主要是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亚运精神,它是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上提出来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①“爱我中华,为国争光”的精神;②“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③“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④“放眼世界,博采众长”的精神。奉献精神——这是孔繁森、韩素云、任长霞等一大批英雄劳模用心血汗水创造的,它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告诫我们:“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理想、有追求。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人说:“享受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只是一个过程,不会永远乐下去,走到终点便是苦。吃苦在先,同样也只是一个过程,但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无论凡人还是神童,要付出才有回报,不经风雨,不去吃苦是见不到彩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