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一项直接又具有良好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逼真、符合幼儿兴趣的教学情景,能够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提升幼儿对情景的切身体验,培养幼儿对于情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爱好以及从小锻炼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智力,有助于幼儿更全面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幼儿美术教学的功能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幼儿美术教学中情景创设的教育情况以及作用。
【关键词】
情景;创设; 幼儿; 美术教育
【正文】
根据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我国幼儿园教育要具备一种教育中的潜移默化的特征。这里所谓的“潜移默化”,并不是单纯指的是教师在知识上的单纯性教学,而是要有更多的可能去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去感染幼儿,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规程》对美育(包括美术教育)也明确提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并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此我按照幼儿绘画发展规律和实验调出分析的结果,并以《规程》为指示,对幼儿绘画教法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手法,并把幼儿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通过幼儿主动参与,并摸索绘画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美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的画成为真正的"儿童画"。幼儿的美术教育重点在于美术教学,关键在于情景教学。这样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能够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知识。
一、情景
情景,在教学理念中,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文件精神、教学指导材料、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环境等综合因素,并结合教师的情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是富有感情的、知识是灵活的、充满创意的。在美术教学当中,情景教学既是教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从小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第一感知的一门课程。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二、幼儿美术教学基本原则
在幼儿的情景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两种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那么对于科学性原则而言,教学中,教师就要首先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接受能力稍微强一些,有的幼儿在各方面发育要稍微晚一点,接受能力要稍微弱于其他幼儿。那么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就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幼儿,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进步稍落后的幼儿上,对他们加强指导。在一致性原则中,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一种理解和情景的创设。教师根据自身幼儿园的现有条件,结合生活感受和体验,重点结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需要。“美术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培养成专业的画家,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出的表现就是具有童趣。孩子的童趣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不完美的但允许孩子保留这种“不完美”是保护和发展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前提。而情境教学法能很好的成为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成为创造赋有童趣的美术作品的“起步石”,我可以利用情境这个“起步石”不断引导、启发儿童把自己想法用美术手段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孩子们在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中,用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去感受周围世界,并通过他们的想象编织出他们所希望的结果,创造出真正属于他们的美术作品。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小兔过桥》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老师戴着小兔的头饰,蹦蹦跳跳的来到小河边,同时结合图片和语言讲述,告诉孩子们“我(小兔)要去上学,可是河上的小桥被大水冲坏了,过不了河了,怎么办呢?”这时小朋友们踊跃的献计献策,既培养了小朋友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感又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孩子会通过他们不同的想象,创作出不同的画面。
三、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措施
1.通过色彩元素,提高视觉感受力
幼儿对于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对于色调和暖色调的喜爱。考虑到这一因素,幼儿园在很多地方都设置的是浅色调。但是幼儿长期在这种浅色调的环境中已经逐渐适应。如果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再使用暖色调就很难再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在情景创设过程中,要多应用到深色调,突出醒目的效果,比如说大红色、深紫色等等。这些色彩让看到他的幼儿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他的冲击力,视觉与情感一起深受感染,并在其中产生幻想。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2.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
每一个幼儿个体都在心智未发育成熟以前,都带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过于强调自我是不好的。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纠正这种错误的意识。幼儿在智力发育过程中,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技巧。教师在情景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开发幼儿的智力和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传授他们一定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我们在情景教学中,可以教他们利用画笔、涂料、卡片等进行合理的搭配,创作出简单的绘画或者是小艺术品。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最后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3.通过不断鼓励,保持成长动力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内心的感受。当他们在学习时,是非常渴望有成年人的认可和鼓励。因此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认可。例如在绘画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对颜色把握的很好,有的幼儿对图形把握的比较精准。这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多鼓励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四、总结
情景创设是目前幼儿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都认可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情景创设,能够在和老师轻松交流感情、感受愉悦的学习氛围的环境中,培养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创作灵感以及技巧的教学,还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中国的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