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实践研究>详细内容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在儿歌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

时下,一些教师在儿歌教学中将儿歌作为学习阅读的材料,偏重记忆背诵,失去综合教育功能。我认为,要转变观念改变现状,使教法改革创新,就要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性教育思想运用到儿歌教学中,引导和放飞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学会思考、触类旁通仿编、创编、学习分享等。在具有生活气息的儿歌世界中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品质,快乐的学习儿歌。

关键词:

创造性教育  儿歌教学  

正文: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用自己毕生精力和才华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虽然他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他所提出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超前的、是先进的,值得我们老师学习和借鉴。他在长期的儿童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创立自己的儿童教育理念,其中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就是他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有创造潜能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将这些潜能挖掘出来,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那么, 将创造性教育思想运用到儿歌教学中呢?

一、反思儿歌教学的现状

    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一般比较短小,主题集中,格式自由,语言简练,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传统的儿歌教法很单一,就是让孩子机械地死记硬背,最主要的就是对幼儿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到了现代,作为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基础的儿歌教育已濒临边缘化,也有幼儿园只是把儿歌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僵化的教育方法根深蒂固,不注重创新,没有认真按《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制定教案,只是将儿歌浅层次的功能即识字认字发挥出来。我以前在村级幼儿园实习时,那些年纪大了的“草根”老师教儿歌时,只要孩子会说,能认识一些字,他们就觉得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是不合格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在儿歌教学中有时方法上也比较保守和传统。

 二、创新儿歌教学思考

     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就要观念和方法上有新的认识和体现,把幼儿从机械地跟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摆脱单微型的封闭性思维方式束缚,转为多维型的开放性思维方式。既发挥多媒体、音诗画作用,还要结合生活经验创造性地教学 ,或结合时代特点仿编重塑儿歌,让孩子学习儿歌的过程是一种美感体验、一个由感受而感动的过程。从短小精悍的儿歌中汲取到精神的营养。大班孩子除仿编也可续编,结合其他领域的活动进行整合教学也是一个好的途径。但创造主题是发挥孩子的作用,要让幼儿在学习中创造、创造中学习。

三、和孩子们一起创编儿歌

    让儿歌学习充满创造精神,就好比为幼儿传授了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陶行知先生《创造宣传》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这对我们儿歌教学很有启迪作用,也便于理论指导实践的操作,创造需要开放,丰富生活知识经验,让幼儿在无拘无束、自由想学、大胆创造中达到学习目的。

1.深入生活体验,丰富儿歌创编的素材。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家庭生活环境影响,他们生活的空间和生活的内容还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开始关注并有计划地经常带幼儿到社区、公园、动物园、乡村田间、博物馆、科技馆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启发他们认识各种事物。也充分利用图书和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扩大幼儿的视野。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创编儿歌,而创造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其实,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创造表现的源泉,只有不断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变化,才会增长知识、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素材。在幼儿熟悉儿歌的基础之上,我让幼儿在原有诗歌的基础上替换一小部来创编出新的诗歌。如:我在进行儿歌《为什么》的教学时,我考虑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和“生活教育”,先让孩子自己回家好好观察有哪些相反的现象,家长用小纸条记录下来资源共享,在上课前我将幼儿记录的纸条一一贴在黑板上进行交流,和孩子一起评价选出孩子喜欢的相反的现象如:晴天和雨天、开门和关门、笑和哭、胖和瘦、多和少。将儿歌学会后,我就让他们将发现的不同的而相反现象来替换儿歌中的相反现象。幼儿一听自己来创编儿歌,可兴奋了,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杰作”大声地说出来。这样我们班幼儿就会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儿歌《为什么》。幼儿不仅学会了儿歌,了解到了很多生活中的相反的现象,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保护幼儿好奇心,培养创造的主动性

    陶行知说:“好奇心是创造精神的源泉,是想象和智慧的推动力。”教育教学活动中,他特别强调老师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好奇心强的儿童,一般创造性也比较强。教师为使儿童的想象富有创造性,必须特别珍视幼儿的好奇心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的想象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孩子进行主动创造的意愿和能力。我们班的幼儿想象力可丰富了,在创编儿歌时有很多奇异的想象。如:孩子看见社区的墙上有大黄色宣传标语,说是用蛋黄写的;看到动物麋鹿,就问他们是找不到家才叫“迷路”的吗?月亮周围有好多星星,他是不是被别人打了脑袋。听到这些后,我并没有指责孩子,而是将他们的童言稚语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档案里,让他们的童真童趣永远保留下来,等他们长大了,看到这些话语一定会哈哈大笑,怀念童年的生活。

    3.鼓励大胆创造、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要给幼儿以创造的充分自由,培养他们敢想、多想的创新精神。观察和实验都表明:一个唯唯诺诺,头脑呆板,不敢想,不敢干,只会机械模仿,在一定框框内思想行动的孩子是很难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只有那些敢想、敢说、敢干别出心裁、敢求同存异、标新立异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要想孩子成为这样就要给他们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愉悦地学习。我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时,会自己先编一首儿歌,先进行方法引领,再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编儿歌,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怎样编的儿歌更朗朗上口。我们学习儿歌《我真想》时,我自己先编了一首《我真想》:我真想成为一阵风,吹的大树弯弯腰。我真想成为一阵风,吹得小草点点头。我真想成为一朵云,让小鸟在云朵上自由的飞翔。接着我让小朋友将自己的想法编进儿歌中,我们班夏晨阳的儿歌《我真想》:我真想成为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我要把光洒向大地,让大地换上五颜六色的新衣。我真想成为火红的太阳,温暖每个小孩。我要把光洒向人间,让所有的人快乐生活。在我的鼓励下,我们班调皮大王李坤然也将自己最喜欢的奥特曼编进儿歌中《我真想》:我真想成为奥特曼,张开双臂在空中飞行,我要使用秘密武器,净化我们生活的空气。我真想成为奥特曼,腾身而起在空中旋转。我要借力旋转出一个大口袋,装满所有的白色污染,让祖国花园永远干净清新。孩子们简单的话语都是他们智慧的火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整个活动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样的轻松的气氛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孩子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4.给予进步鼓励,激发创造的热情

    通过以儿歌教育为载体,打造“创造教育”的幼儿园新文化,我们师生、家长都浸泡在优美、灵动、聪明、智慧的儿歌教育的互动中,说儿歌、唱儿歌、编儿歌已成为幼儿快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及时表扬孩子,激发孩子创造学习的热情,体验到创造学习的乐趣。孩子能像儿歌里那样孝敬父母长辈时,我们要夸奖他们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孩子学习儿歌知道要保护花草树木时,我们要快夸奖他们是一个有爱的好孩子;孩子看见别人摔倒主动关心和帮助是,要夸奖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孩子读了儿歌知道要每天早上向老师问早,放学主动和小朋友说再见,并且不用老师提醒,有礼貌习惯,我们就要夸他们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家长来源反映孩子在家爱劳动或不挑食等,也要及时夸奖表扬他们......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一起,珍惜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为他们进步而骄傲,给予他们鼓励,期待下一次更大的进步。在孩子之间也产生了教育的正能量,孩子们都比以前懂事多了。

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思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指导要求是相契合的,方向是一致的,平时结合对照学习,用于指导实践,无论自身专业成长还是幼儿的学习发展,这是双丰收的,今后还要继续将创造教育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将创造教育思想与儿歌教育活动相结合,创造性的用手描绘、用脑创编、用语言表达、用肢体表象,使孩子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愉快的、自主的学习。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不论是在学儿歌时,还是学别的东西时我们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只有拥有了创新精神,孩子的思维才会活跃,教育才会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语录[J];生活教育;201112

2.王冠;陶行知的教育故事[J];课外生活;201112

3.李海燕;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5

4.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D];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