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的操作策略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走访观察,发现了一些幼儿园在进行家园合作工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幼儿园必须认识到当前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强调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明确任务,平等合作。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通过幼儿园家长工作这个抓手,夺取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
关键词:
家园合作 转变角色 资源共享 合作双赢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纲要》的论述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认为要做好新时期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既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又要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策略。下面是我园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有效的家园合作操作策略:
一、平等合作,增强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热情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因此,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参与家园活动。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下列几方面的措施。
(1)家长课堂定期开展。
我园一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努力打造的品牌课程《家长课堂》定期开设学习活动,落实家长学校优秀父母教育方案,促进亲子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2)出好《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墙报是教师向家长通报信息的重要窗口,我们设置了“保育之窗”、“教学内容”、“父母必读”、“请你配合”、“你问我答”等形式多样的栏目,而且每周都及时更换内容,家长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孩子近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因此深受家长们的青睐。
(3)建立班级网站。
我园的班级网是向家长、社会宣传的很好渠道之一。在班级网上,我们设立了 “宝宝空间”、“小小艺术家”、“教师风采”、“家长留言”、”班级动态“等专栏,还建立了幼儿个人发展档案,及时上传每个幼儿最新的活动照片并及时汇报取得的进步,这些内容备受家长关注,点击的次数也最多。
(4)创办园刊。
我们坚持每月出园刊,园刊《暖暖的时光》包括“卷首语”、“相约时光”“五彩时光”“成长时光”“精彩时光”、“特别时光”。帮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动态等很受家长欢迎。
(5)亲子活动
如 “父亲节来到了”、“欢庆三八”、“闹元宵”“家园同乐”、“亲子制作”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幼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从更深的层面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这为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班级管理,实现家园共育埋下了伏笔。
2.参与教学,转变角色
家园合作还要求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1)指导家长做一个观察者。
我园经常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如: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等。活动前,我发给每位家长一张观察记录表,让他们在活动时随时记录孩子的表现。记录的内容包括: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等。最后请家长对活动作整体的评价,并提出建议等。这种参与式的家园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家长观察孩子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提出了依据。同时,让家长做几回“观察者”,也有利于家长了解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激起信任感、敬佩感。
(2)邀请家长做一个志愿者。
我班经常组织幼儿走近自然,走入社会。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给外出活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每次的外出活动都会邀请几位全职妈妈参与到活动中来,由于家长的参与,每次外出活动开展得都很顺利。
(3)邀请家长做助教。
如:“警察爸爸来助教、安全防护记在心”、医生妈妈“我从哪里来”等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拓展了幼儿园教育的视角,更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孩子之间的交流,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手段。
(4)鼓励家长做一个主讲者。
举办家教讲座除了邀请专家和幼儿园教师担任主讲外,我们还根据家教主题的需要让有特长的幼儿家长担任讲师。如聘请大三班李帧的妈妈、县妇幼保健所的王大夫为家长举办了关于春季幼儿流行病预防知识的讲座。这种尝试为幼儿家长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长欢迎。
(5)邀请家长做一个管理者。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如每学期我们均定期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家长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3.重视沟通,形成合力
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如在接送孩子时及时反映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通过班级网中的留言版、电子信箱、微信、家校通等,谈论一些家长不愿公开的话题。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等,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从而产生更大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拓展幼儿全面发展的空间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咨源。
1.图书、玩具、资料的共享
图书和玩具的共享、班级主题活动家长搜集的资料图片等的共享,废旧材料的搜集等,都可以促进幼儿合作、共享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2.家长特殊才艺的共享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利用家长的各种社会经历、爱好、职业特长等优势配合幼儿园教学。如教师节到了,我们请来了在特殊学校工作的家长,从特教老师的表演及介绍中,幼儿了解了残疾儿童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又如请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表演数钱;请做厨师的家长表演做菜等,这些都让幼儿了解了社会职业的丰富性,也激励了幼儿从小爱学习、练本领,立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志向。
2. 优秀育儿经验的共享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育儿经验。我们便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各抒己见,倾谈各自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以便取长补短,让大家在热烈的气氛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时一次微信的互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优势互补,创新家园活动的合作方式
家园合作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随着家园合作的广泛实施,家园合作的形式也越发新颖。
1.娱乐联谊会
在节假日,我们还尝试搞全园性的“娱乐联谊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开设多种娱乐项目,如智力竞赛、操作实验、自由表演等,每班都安排一至两种游戏活动,家长带着孩子到各班去自由参加,达到寓教于乐、愉悦身心的目的。活动令家长与许多的教师有了充分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鼓励孩子完成游戏活动。
2.家庭互助组
通过家园合作,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因为孩子而走在了一起,使家庭之间的互助有了可能。如有的家庭利用双休日结伴游玩;有的家长工作较忙,有时无暇来接孩子,别的家长就经常代接,孩子们也经常一起玩耍,彼此相处更加融洽。在我班,很多家长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组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纲要》为指导,通过幼儿园家长工作这个抓手,夺取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双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