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实践研究>详细内容

小小菌菇培育进校园 成就爱心接力大梦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问题提出:

老师问:“宝贝们,知道蘑菇是怎么长出来的吗?”淳宝说:“长在树上?土里?还是跟葡萄一样挂在藤上呢???”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这着实是个问题耶???一起研究研究!

《纲要》总则中提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种植角是幼儿喜爱的一角,在种植角经常能看见孩子们探寻的身影,但在种植活动中,许多幼儿的探究行为还处于看热闹的状态,不能深入地观察植物,细心地照顾植物,感受自己的行为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幼儿在种植角进行真正有意义的探究行为,让种植活动帮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用种植角培养大班幼儿探究能力的案例研究》,以此观察大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探究行为,总结提升指导经验。

我们只有通过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对自己兴趣和想法的追求,并及时捕捉幼儿兴趣采取有效措施,将课程实施聚焦在幼儿的行动上。基于上述的困惑加之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我挖掘出“菌菇的培育”使用图文的方式来进行具体说明,以供今后大家更好的开展类似的种植活动。以下就以《菌菇成长记》为例,介绍我们充分发挥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种植活动真正适应幼儿,真正增进幼儿经验的做法。

 

主题生成:

伟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让儿童实际参与工作,能唤醒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责任感。本着让幼儿学会爱护环境,爱护植物,尊重每一个生命,学会感恩,我园围绕种植开展了一系列的种植活动。

2015年大一班引进、开设“菌菇栽培”特色课程以来,便获得班级师生、家长的一致点赞。今年,在园内西北角的菌菇房,又看到了菌菇培育基地——简易暖棚,面积不大,十几平方米。暖棚内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棒棒的香菇、平菇、榆黄菇、猴头菇等菌类菌菇棒,在暖棚外的一块空地上还专门用木块和木条构建起了菌菇培育场所,培育着大小不一的菌菇宝宝们,都是由班级幼儿和老师自行照料。孩子们利用游戏时间提壶、浇灌,享受“务农”体验带来的乐趣,也为能亲手栽种、守护收获而兴奋着。

“菌菇栽培”特色课程,使“亲子互动”成为现实,同时还能通过劳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一位妈妈说:“在种植菌菇收获健康食材的同时,收获知识、收获快乐,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锻炼孩子的耐心、信心,同时培养爱心,成为一个“有心”人。”                     

 

实录采集:

如何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有情趣、有生命力?亲近自然、深入生活无疑是最佳途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知识的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在生活中,很多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五谷不分,甚至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植物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机关幼儿园为孩子们开辟了“开心农场”,让孩子们参与快乐种植,孩子们陪菌菇一起茁壮成长……

“开心农场”既是幼儿接触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场所,又是亲身体验自然快乐的自然乐园。看孩子们的认真样,由衷的点赞!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种植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缩影,种植启发幼儿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在菌菇培育中老师陪同孩子们收获快乐。家庭中家长朋友们可带孩子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让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陪同孩子们快乐成长。

 

“菌菇培育”前的活动倡议书:

想跟孩子一起种菇吗?想看小菇如何生长吗?想跟孩子互动交流吗?想吃到自己种的蘑菇吗?想给孩子们留下美好记忆吗?从一盒小菇开始吧!种植的最大优点:帮助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锻炼小朋友耐心、信心,同时培养爱心;体验从种植到食用的全过程,无需花费太多时间打理步骤简单,让种植成为乐趣!

当然啦,养蘑菇,吃的是健康、美味,体验的是付出和收获的惊喜,相信它们在孩子与老师的共同呵护下,一定会慢慢地探出小脑袋,伸伸懒腰,茁壮成长。但还有一个初衷哦。老师要做一个配角、让孩子作为主角来养这样特殊的“宠物”。

感谢一直在关注、支持班级的爸爸妈妈们!在体验中成长着,收获着!这批“菇娘”是否能顺利成长?需要孩子们悉心照料、负责到底!更需要爸爸妈妈们多参与,鼓励孩子多记录、多交流!

 

 

脚印一:淳淳的《白平菇种植日记》

品种:白平菇

时间: 2016322

                           第一天

    今天,我有了一个“菇娘”。我可喜欢她了!对对对对对了,我忘了告诉你了,我说的“菇娘”是白平菇。好了,可以开始说了!传说这个小盒子里的东西可以长出好多的菇娘。我想:“当我看着它长大,我就会大笑,我对“菇娘”充满了希望。”我想:“如果我的‘菇娘’没有长出,这可怎么办?如果‘菇娘’长了出来我就要对它说,你可以说说土里有什么吗?我可以吃你吗?你烧什么好吃等等等等。”不管怎样,它是我的“菇娘”,我可以照顾它,给它讲故事、天天给它喷水,我一定要把“菇娘”弄出来。我对你充满了期待。

我兴奋地请妈妈读完了说明,一起操作。我迫不及待的想探个究竟。拿开瓶塞、盖子,开个口。然后用喷壶喷水,再放到潮湿的地方就完成了。

<!--[if gte vml 1]>

妈妈分析:

这群植物可以吃,是菌菇类。淳收到兴奋不已,不过得教会淳照料的方法:先打开盒盖,往出菇口注入清水并浸一夜(12小时),倒干多余水份,菌菇进入生长阶段。每日用小喷壶往出菇口喷2-3次,保持出口潮湿但不积水,直至出菇,待菇盖边缘完全打开,即可采摘。我觉得这次植物进校园很有趣,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种菌菇,快乐互动“蘑蘑哒!期待淳的“菌菇”观察日记哦!

   

时间:2016323

                            第二天

我的菇和我一起走进了幼儿园生活,我既高兴又兴奋。老师怕你们太干,还给你们盖上了湿巾,好有爱!我想吃平菇炒肉片,是香甜还是脆脆的?我想它们是扁扁的,想它们是细细的还是粗粗的呢?我不知道,可是等长大了就知道了。

<!--[if gte vml 1]>

时间:2016327

                           第六天

    没动静!!快长啊!人家的香菇都长了,你咋就不长出来呢?哪怕冒个小脑袋也满足了,我扫兴的离开了。

老师分析:

    种菌菇会很复杂,但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比种香草种菜种花简单多了。菌菇包内已经配置好了合适的栽培基质(以棉籽壳为主),覆盖了菌丝,前期处理好,所以只要遵循简单的操作步骤就可以种出各种菌菇来。

               

 时间:2016329

                           第八天

没动静,我叹了口气。同学和我经常把水喷到菇袋上,让水滴下来给你保湿。瞧,人家双胞胎的香菇都能采摘了,小蘑菇你长不长啊,不长就收水费了!

    <!--[if gte vml 1]>

老师分析:

   收到菌菇包的时候,就要把它放置于合适的阴暗的位置,而且一直保持湿润,快的话可能在几天内就有小菇出现。

 

时间:2016411

                            第二十一天

周一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来看小蘑菇了,我以为它没有动静,可是我一看,发现它长出了米粒大小菇,毛毛绒绒的真可爱,哈,不是发霉,是长菇了!我的好朋友的灰平菇也长出了小家伙,我们好开心!晒一个!我高兴得要飞起来了!

  <!--[if gte vml 1]>

老师分析:

不要放在一个虫害较多的地方,因为基质潮湿,可能会吸引蚊虫产卵。除了遮纸喷湿和遮湿毛巾等方式,也可以用加湿器加湿环境。所以一般来说,无直射光照的卫生间非常适合菌菇生长。

 

时间:2016414

                          第二十四天

    <!--[if gte vml 1]>

 

淳宝的“菌菇”成长记小结:

从开始的时候一点迹象也没有,到不知道它会从哪出来,再后来出来了天天看它长大,最后收获过程的喜悦,那种感觉,只有经历了才能知道......

在种植活动中,伴随着植物生长的是幼儿那专注的目光、倾心的付出、耐心的等待,为了把幼儿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想形象的呈现出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经验系统化,逐步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最终形成科学概念,观察日记是无可替代的最佳选择。

 

脚印二:果果的《鸡腿菇生长记》

品种:鸡腿菇

时间: 2016311

<!--[if gte vml 1]>

斑驳的白色中间竟然冒出来一片指甲大小的菇叶。啊,鸡腿菇长出来了?!

 

时间: 201643

<!--[if gte vml 1]>

鸡腿菇又长大一点了。

<!--[if gte vml 1]>

啊,又长高了,量一量,哇,16厘米哦!

<!--[if gte vml 1]>

星期一早上,啊?我们的鸡腿菇怎么了,头歪着倒向花盆外面,地上有一滩乌黑的水。我们看了既伤心又难过。

<!--[if gte vml 1]>

 

 <!--[if gte vml 1]>

就在这次“以情育情浓情暖暖”“帮助小雨欣”爱心捐赠活动中,孩子们将辛苦种植的菌菇采摘下来积极投入到爱心义卖中。

   

义卖时,孩子们情真意切地讲述着小雨欣的故事,大声地吆喝着,吸引了众多的顾客,家长和小顾客们纷纷解囊相助,献出爱心。

 “菌菇培育基地”的梦想是:小菌菇培育,爱心义卖,真情传递,成就爱心接力大梦想!我们相信爱心接力一定会在机关园孩子们的心中传递,我们也共同祝愿小雨欣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一次次的探究,让幼儿走进了植物的世界,也让我们走进了幼儿的心灵,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思考更认真,交流更充分,探究更积极。伴随着植物生长的过程就是幼儿整个观察探究过程,也是幼儿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幼儿能力发展的真实记录。观察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更直接、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并且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获得成长!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让幼儿强烈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为幼儿关爱、合作、负责等良好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