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民间游戏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一,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民间游戏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形成和幼儿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民间取材是比较容易的而且具备了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和耐玩性。所以传播到现在,这是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新游戏。幼儿园的孩子在进行民间游戏探索的时候,一方面丰富自己的游戏体验,另一方面能加强幼儿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创造力、合作、交往等综合能力。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中的民间游戏进行研究,从民间游戏资源、游戏材料、教师角色和家园合作等方面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民间游戏;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
正文:
游戏是儿童教育的非常重要的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创造游戏,传统民间游戏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在童年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遗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身心的发展,孩子在玩乐的过程中获得了能力的成长,大脑的发展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进行综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时期,因为身体发育不够完善,对于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抗病能力差。因此,儿童健康的身体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关键,不仅与幼儿健康成长有关,而且未来的生活和健康也不容忽视。
因为是比较优秀的民族文化,从充分的探索了教育资源,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兴趣,让教育价值以及发展潜力得到不断的发展,这个材料很传统而且教育方式比较灵活。
民间游戏的内容是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劳动,在游戏中也用当地语言来表达,这会让民间游戏比较接近自然,而且能够接受,可以满足孩子的现实生活。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儿童的视野,为儿童带来了各种欢乐,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
民间游戏在游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了几代的发展和进步,给他们带来了比较多的乐趣,也实现了儿童健康发展目标。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促进特色幼儿园的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际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不断的上升。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先进的教玩具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游戏在不断地丧失,许多好玩的民间游戏孩子们并不了解,那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该如何更好的将民间游戏传承、发展下去呢?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应用
民俗游戏会为很多人带来比较多的乐趣,我们说到童年的时候就会想起在童年中的各种游戏,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为大家留下了比较好的回忆,今天有许多的孩子当中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并且他们会躲在家里看电视,很少会到户外呼吸新的空气,而且他们的沟通意识以及合作精神不够。当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非常单调的,各种各样的玩具以及设备不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为了充分地实现民族体育游戏的发展,营造比较良好的体育游戏环境,需要积极地开展各项活动,通过组织指导的方法促进体育教育的内容得到发展,实现儿童体质提升而且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中的资源利用
民俗游戏丰富多样,有强烈的娱乐性,适合各年龄段玩,是幼儿园非常好的教育资源,但孩子是一群特殊群体,所以民间游戏活动不能直接照搬过来。教师可以到民间搜集相关游戏资料,还可以咨询老一辈的艺术家了解民间游戏的来源。筛选时要注意游戏的可行性,通过适当的年龄特点,提升了儿童积极开展游戏的兴趣。同时也要将民间游戏中那些落后的、不健康的部分去掉或替换成先进、积极向上的内容,教师要学会寻找有趣的民间游戏并发挥其优势吸引幼儿兴趣。
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民间游戏的资源相互融合,我们能够将普通的民俗游戏分为四个层面:民间智力游戏,民间体育游戏,民间艺术游戏以及民歌游戏。教师可以在室内各个区域投放恰当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活动。如科学区的甩陀螺,美工区的剪窗花,操作区的挑棒子、绷大河,体育角的踩高跷、跳房子,角色区中用石头、树叶过家家等,都是深得孩子的喜欢的民间小游戏,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可以更加方便地游玩,鼓励孩子探索游戏的愿望。
我们都知道儿童节的活动就是游戏,同样的民间游戏特别方便,不但应用在区角游戏中,更要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去,如晨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能够在操场上玩各种民俗游戏《老鹰抓小鸡》:小孩做鹰是负责捉小鸡,一个幼儿做母鸡负责保护小鸡,其他的幼儿做小鸡。幼儿在游戏中能够锻炼行走、跳跃、奔跑等能力,可以促进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升,提高了儿童的反应能力,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和同伴进行各种合作,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 在集体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利用树枝、纸板等自然材料,孩子自由发挥,引导他们折手枪、做弹弓等,孩子们可以自己手工制作各种民俗玩具,促进孩子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度环节中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在田边找到的狗尾巴草,玩“拉拉草”“选将军”游戏,十分有趣;离园活动中孩子们自发玩起“石头剪刀布”“官打捉贼”,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更增进了同伴间的合作交往。
总的来说,在儿童节的时候要加入各种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游戏类型的丰富而且拓展空间,实现了教育活动以及民间游戏结合的目标。
(二)民间游戏中的材料准备
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作为儿童游戏的基本前提,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意义重大价值,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游戏,通过这些材料进行选择操作。通过各种各样的促进儿童创造力的提升,但是要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既不能给幼儿过多的材料又要适当的增量来吸引幼儿兴趣。民间游戏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教师除了给幼儿提供游戏玩具之外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搜集简单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民间游戏玩具。材料选择应考虑到是否适合年龄特征,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幼儿自制玩具的时候可以根据游戏的玩法选取游戏材料,要积极的寻找周边的物品制作,比如一些废弃的塑料瓶、包装纸、易拉罐等等。对于自制玩具,幼儿会表现出一定的满足以及兴奋感,体验自己制作玩具的快乐,因此,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玩游戏。
在民间游戏中,教师可以搜集幼儿在民间游戏中的有趣案例和瞬间,并进行筛选打印出来给其他班级参考。除此之外,教师作为这个地区的一个类别,展示了这些民间游戏玩具,包括羽毛球,高跷,风车等,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游戏的乐趣,而且能够在想象中探索游戏的乐趣,幼儿的想象是自由的,不会像成人那样被已有的思维固定里,幼儿的世界充满各种想象、创造。
(1)将“翻绳”、“七巧板”等材料投放益智区,幼儿主要通过比较简单的游戏材料促增强了游戏的难度,培养幼儿的动脑能力。
(2)在科学区投放“陀螺”、“捻捻转”等材料,幼儿可以通过自制陀螺来了解旋转的原理,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习得探究的能力。
(3)将红绳(编织中国结),剪纸、喜庆等传统民俗材料融入艺术区,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同时也可让幼儿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培养幼儿精心动作能力的发展。
(4)在户外游戏区,可以正确放沙袋,橡皮筋,羽毛球,跳绳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生产简单的素材锻炼自己的大肌肉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例如,在民间游戏《七巧板》中,幼儿很少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去模仿教师怎么拼的,他们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拼图,孩子们可以将谜题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小猫、猫头鹰、飞机、大山、散步的兔子、滑雪的人、太阳等,有时候幼儿的想象是多个维度的,在一个拼图中,有一个孩子说“我拼的是帆船,倒过来就是一个戴帽子的人”。所以在游戏中,老师要在引导孩子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的想象力,强迫孩子抓住机会想象,确保孩子游戏的正常进行。
(三)民间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为了更好地指导幼儿游戏,首先教师要有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只有深入学习民间游戏的理论知识,并学会一些民间游戏技能,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和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并且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不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差异,积极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而且教师做一个支持者来说,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以及自由游戏。
每个孩子的年龄段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时并不会与其他幼儿交流,只会各自单独玩耍,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像“丢手绢”这类的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班幼儿一直在分工比赛,但他们的游戏缺乏规划,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玩“跳房子”预定计划的民间游戏。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教师就可以让他们玩“老鹰抓小鸡”这类有竞争性的游戏。
(四)民间游戏中的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因为家庭和社区工作的紧密结合,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必须要积极地发挥家庭互动的效果才能实现幼儿的发展。 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组织民间游戏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去搜集一些民间游戏的资料、玩具等,幼儿可以把在家里学到的民间游戏介绍给幼儿园的其他幼儿,同时幼儿也可将在幼儿园里学会的民间游戏方法教给自己的父母进行游戏,不仅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亲情,也可以将民间游戏进行更好的传播。教师也可以举办民间游戏的主题,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在民间游戏互动中拉近教师与幼儿、家长的距离。
(1)发挥祖辈家长的优势
民间游戏对于年轻的一辈可能接触的较少,这时候就可以请家里的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优势,让他们通过口述的形式,父母将记录传统民间戏剧,并提供传播民间游戏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邀请民间游戏艺术家进入教室,直接向孩子们传授民间游戏。
(2)推陈出新新玩法
民间游戏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和人们的生活。这时候要想再让孩子们喜欢民间游戏就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给传统的民间游戏赋予新的玩法和创意。这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家长进园,孩子们现场进行民间游戏的玩耍,家长们针对孩子游戏过程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集众人的智慧给予教师们创新、改编民间游戏的启发。当传统的民间游戏有了现代文化的融入,孩子怎么可能不喜欢?
创新民间游戏玩法是家园合作中一项有挑战的项目,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配合,只有将适合孩子的文化融入到民间游戏中,这样民间游戏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民间游戏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支撑。 将民间游戏和幼儿园日常生活巧妙融合,突出当前的游戏精神,选择民间游戏资源,改变教师游戏的概念,增加儿童游戏的素材,让孩子们在民间游戏中探索学习自主创新,创新发展新游戏,让儿童游戏和民俗游戏更完美的有机结合,而且孩子们要学习更多的民间游戏,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让孩子可以享受到民间游戏的快乐,感受到深刻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娟.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 (33).
[2]王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8).
[3]柴明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郭刚,董磊.民间游戏——时光河畔的乱琼碎玉[N].中国文化报,2008(7).
[5]工姝慧.浅析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其在园本课程中的教育价值[J].教育教学研讨,2007(12).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