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实践研究>详细内容

倾听幼儿 从区域开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4 12:11:36 浏览次数: 【字体:

 倾听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情感。

通过倾听来接受外界的信息和了解世界,孩子是在倾听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学会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只有倾听,才能让幼儿建立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而幼儿园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走进幼儿的游戏,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娃娃家”是小班幼儿喜爱的游戏区域,也融入了一系列的生活方面的理念。它能够营造一个仿真的家庭场景,让幼儿在其中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比如爸爸、妈妈、孩子等等。通过游戏中的互动,幼儿可以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爱。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点滴。比如,当幼儿扮演父母时,可以为孩子准备食物、陪孩子去游玩、洗衣服等等;而当幼儿扮演娃娃时,可以体验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还可以体验到很多实用的生活技能。有一次在游戏分享的时候,小雨说:今天我在喂娃娃喝饮料,我问她:你是用了什么材料?我把娃娃家的筷子当成吸管给娃娃喝。我对她的想法表达了肯定,肯定了她能用替代物进行游戏,听完她的介绍,其他小朋友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把纸盘子放在烤箱里,就像烤的盘子一样,这时候有个小朋友说:烤的东西很烫。我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呢?明明说:“可以用搓澡的布,正好套在手上就不烫了。”于是烤箱游戏又变得丰富了:孩子们套着手套,慢慢地从烤箱里把食物拿出来给娃娃吃。由此可见,小朋友们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可以促进他们更多的思考,还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生发新的游戏情节。

此外,“娃娃家”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游戏以后,可以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自己的家人、兴趣爱好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通过分享,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科学区中,可以投放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的酱油、醋、盐等调味料,让幼儿品尝这些调味料,以这些调味料为对象进行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官游戏,帮助幼儿增加生活常识,丰富生活技能。同时,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准备游戏材料。自己讨论想玩什么,站在幼儿角度去考虑适合他们的游戏,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自主寻找活动材料,自主探索游戏玩法。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养成开放性的思维,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

在生活区中,可以让幼儿先说出自己想做的食物,一起探索交流需要什么材料,并自己从家中带来,培养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可以放置一些豆浆机、果汁机,让幼儿学会自主使用机器,引导他们记录使用操作的问题,并鼓励幼儿自主尝试解决,引导他们体会生活,掌握生活技能。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这样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体验各项各项生活技能。在游戏过后,可以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并根据幼儿的想法调整下一次的游戏策略。

一次吃完午餐散步的时候,童童说:“今天的面条好好吃!”菲菲也跟着说:“我也喜欢吃。”旁边的小朋友听到后纷纷说:“我们一起做面条吧!”但也有小朋友提出疑问:面条是怎么做的呢?借助晨间谈话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雯雯说:“奶奶在家里用白色的面粉做的面条。”通过她的经验介绍,第二天纷纷带来了面粉,婷婷说:“我们可以在面粉里面加水。说干就干,美工区里,婷婷和好朋友们在面粉加水,撒小花,有的把面粉搓成条,有的压成面饼。当幼儿对面粉兴趣变淡后,我们通过游戏分享时间,倾听幼儿的想法,孩子们提出了加颜料的想法,于是小朋友又将颜料、水倒面粉里,和成彩色的面团。制作成各种小动物和植物。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但他们乐此不疲地在探索着。

幼儿的活动智慧源于投放的材料,通过幼儿需要性材料、生活型材料、发现性材料及发展性材料的投放,引领幼儿运用感官积极参与,并鼓励幼儿主动与材料“对话”,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受、体验到成功、获得创造的乐趣。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多花一份耐心、真心爱心当一回观众,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