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构 大世界
谈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 纲 要》)强调,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 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并加以指 导,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笔者通过建构 游戏培养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实际经验,以建构 游戏为落脚点,采取案例分析方法,论述建构游戏中 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优化幼儿园 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效果,有效提高 5 ~ 6 岁幼儿社会交 往能力,增强幼儿园教育工作价值,满足《 纲要》要求, 回应社会期盼。
一、建构游戏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概念
( 一)建构游戏
建构游戏,即幼儿自主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 包 括积木、积塑等专门的结构材料,沙土、石子等自然结 构材料,纸盒、易拉罐、塑料瓶等辅助结构材料),发挥 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通过有规律的排列、接插 等建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表现事物基本 形态、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幼儿园游戏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动手 操作能力、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主要游戏活动。
(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即 3 ~ 6 岁儿童在与成人和同 伴的交往过程中,与人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 确解决交往矛盾的能力,对其在幼儿阶段以及未来更 长远的发展均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二、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 一)预设游戏,开放投材,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班幼儿基于建构游戏的社 会交往,受建构材料的类型与特点影响 。这是因为,
建构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是在幼儿与建构游戏客体环 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客体环境中越是具备丰富的、开 放性的建构材料,越能激活幼儿对建构的想象与讨 论,从而促进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据此,教师通过 建构游戏培养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根据所预设游 戏活动,向幼儿提供丰富、开放性的建构游戏材料,使 建构客体环境整体呈现开放、多元化特征,吸引幼儿 视线。
以建构游戏“气派的天安门”为例 。游戏要求幼 儿了解天安门特征,并且灵活运用组合、排列、拼插等 手段搭建天安门模型 。教师为满足幼儿对建构的多 元化需要,可以在建构游戏活动区投放丰富的中型花 片、胶粒、方块积塑等建构材料,并且避免直接向幼儿 说明各建构材料用途,借助语言“小朋友们,观察天安 门的图片,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我们手里的材料 可以用来搭建天安门的建筑模型吗?”唤醒他们对建 构的想象 。而后,引导幼儿对各建构材料的用途与应 用方法展开讨论,使其在议论“如何使用建构材料”的 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 1 :我认为这个( 拿起一 块方块积塑)可以用 来搭建天安门的外框。
幼儿 2:我想用它们( 指向花片或胶粒)可以把我 们的天安门装饰得更好看。
在诸如此类关于建构材料的自主交流中,幼儿的 社会交往能力自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正向发展。
( 二)引导合作,内省行为,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1 . 让幼儿在以大班幼儿为主体的建构游戏中合作
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组织大班幼儿合作、培养其社 会交往能力,应以大班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其发展 规律与学习特点,为大班幼儿提供真正符合其社会交往与建构需要的游戏 。 比如,“长城”建构游戏 。基于 大班幼儿持续发展的建构能力,设计该游戏,使其与 同伴合作建构长城建筑模型,感知长城的宏伟壮阔, 领略古人的智慧。
游戏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向幼儿出示长城图 片以及教师建构的长城范例,引导他们进行合作观 察,说明建构长城的注意事项 。 比如“ 长城是一 节 一 节连接起来的,我们也要 一 节 一 节搭长城 。你说这样可以吗?”幼儿一边说明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 建构长城 ” 建议,一边询问同伴的想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在此 期间得到锻炼。
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建立合作 关系,使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个建构小组,与 小伙伴友好商量建构长城的方法、材料与过程,鼓励 他们在协商完毕后进行自主尝试,完成长城模型的建 构 。 比如,教师向幼儿说道:
“ 小朋友们,长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今天,也让 我们动手来建构 一座小小的长城吧! 你们可以和自 己的小伙伴组成一 个小组,一起想一 想要造一座什么 样的长城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材 料和方法呢? 也 一起来想 一 想 吧 。一 定要认真听同 伴的想法哟!”
幼儿根据教师提示自主寻找合作建构长城的小 伙伴,主动与同伴建立合作关系,齐心协力、相互尊重 地确定建构方案,推进建构过程,实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与建构游戏品质的一 同发展。
2.让幼儿在以混龄为表现形式的建构游戏中合作
以建构游戏引发大班幼儿合作,使其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可以打破年龄界限,与 小班、中班适当合作,开展混龄建构游戏,鼓励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中班幼儿进行建构 。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在混龄中形成合作,大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扮演好“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帮助弟弟妹妹解决建构困难,相互讨论帮助弟弟妹妹的方法, 合作形式新颖有趣,游戏氛围活泼轻松,不仅有利于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有益于小班幼儿、 中班幼儿的健康成长。
以“游乐园”混龄建构游戏为例 。教师合理规划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将他们在同一时间带到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投放纸箱等多 元化的建构材料,先引导幼儿回忆去游乐园玩耍的经 历,说出自己在游乐园中发现的不同游乐设施及其特 点、摆放方式 。随后,向小班幼儿与中班幼儿提出“ 和 哥哥姐姐们一起建构一个游乐园吧!”的提议,向大班 幼儿提出“带领弟弟妹妹建构心目中的游乐园吧!”的 要求,构建“大带小,小学大”建构游戏合作模式,引导 大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帮助弟弟妹妹,主动向其 分享自己掌握的更加适用于“ 建构游乐园”的建构方 法,比如,运用各种辅材合理布局游乐园,拼插、连接、 搭高技能在同一“ 建筑物”中的应用等 。通过这样的 建构游戏活动过程,大班幼儿体验到帮助“弱小”的成 就感,从新的角度理解合作,使其有效提高社会交往 能力。
( 三)有效干预,解决矛盾,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矛盾与交往通常是相伴相生的,有交往,就会有 矛盾,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社会交往中的矛盾,是大 班幼儿应当具备的一项能力 。因此,幼儿园建构游戏 中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正视矛 盾、善用矛盾,有效干预幼儿在合作建构中出现的问 题,帮助他们想出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正确方法。
以建构游戏“ 动物园”为例 。当教师通过谈话方 式向幼儿提出“合作建构你们心目中的动物园”提议 后,幼儿开始争先恐后地发表“我想拼插一只长颈鹿 ” “ 我想拼插一只小老虎”等想法 。但在此期间,教师也 发现,部 分 幼 儿 提 出 相 对 立 的 想 法,形 成 了 矛 盾。 比如:
“ 我不想和你 一起拼插老虎,我不喜欢老虎 。我 就要拼插一只小兔子。”
于是,教师以“ 引导者”身份进行干预,与其展开 谈话:
教师:宝贝,老师有一 个问题,你能按照真实的想 法回答老师吗?
幼儿:能。
教师:假如你和老师合作建构动物园,你想要拼 插一只小兔子,但老师就是不同意,拒绝和你合作完 成这项活动,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幼儿:我会不开心( 失落、失望、难过等)。
教师:所以我们在和其他小朋友合作时,应该怎 么做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