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园地>实践研究>详细内容

浅谈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评价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1 14:17:29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小 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受到了各界的关 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本文开头分析了当前小 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的现状和作用,接 着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地指导和评 价策略,希望可以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小班 ;游戏 ;指导与评价

 

小班幼儿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个幼儿园 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和提升幼儿的 身体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我国小班幼儿游戏的开展情 况,不难发现有很多教师只是将游戏当做幼儿玩乐 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幼儿游戏的指导,还是幼儿游戏的评 价都存在一定不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 为教师并未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真正教育价值。 因此,针对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进行 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现状

(一)未能转变理念

通过观察得知,很多幼儿园教师由于受到应 试教育理念的较大影响,导致了他们所设计的幼儿 园教育内容常常都是围绕文化知识的传授,至于其 他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更别说合理指导和评价幼 儿游戏了。而这种教育理念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 律的,很有可能就阻碍到幼儿的天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小班的幼儿正处于热爱游戏的时期,而由于教师并未转变观念,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导致幼儿对文化知

识产生出厌烦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

忽视幼儿主体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们无法向教师正确地传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园教师常常会依据自身的经验设计和开展游戏,并未考虑幼儿的主体位置,这对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由于教师未能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实际需求,导致了他们也无法在游戏中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评价,难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那么,小班幼儿游戏的真正价值自然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虽然说,幼儿很喜欢各种趣味小游戏,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参与的游戏可能比较少,游戏参与经验不够丰富,在参与新游戏的时候,很可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这时候,教师恰当指导和评价,可以明确幼儿的参与思路,幼儿不必手忙脚乱地参与,整个游戏过程将会变得十分和谐,进而保证小班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

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

小班幼儿正处于发展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这一能力的培养。通过指

导和评价游戏,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游戏?怎么才能玩游戏?分别有哪几个环节?让学生转动大脑思考,并且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思考能力会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升

(三)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小班幼儿游戏是丰富多彩的,既能吸引到幼儿,又能激发出幼儿的参与兴趣。但是对于游戏经验匮乏的幼儿来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这些新鲜的游戏,很容易会产生出挫败感,进而影响幼儿的参与兴趣。而通过指导和评价,则可以让幼儿掌握到参与游戏的小技巧,有利于幼儿参与兴趣的快速形成。

三、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指导游戏的主题

每一个幼儿园教师需要明白一点,即小班幼  儿游戏经验并不丰富,常常不知道都有什么主题的 游戏,也不知道哪些游戏适合他们。有的幼儿可能 看着某个游戏十分有趣,想要尝试,但忽略了游戏 本身的难度,导致他们难以顺利参与和完成,进而 打击了幼儿的参与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 指导小班幼儿游戏的主题。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把 握好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和认知水平,选择 出适合他们的游戏,并且指导他们主动参与和完成。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水平,给出  不同主题的游戏。常见的游戏分别有老鹰捉小鸡、 丢沙包、捉迷藏等等,新颖的游戏则有美猴王打怪 兽、猪八戒吃西瓜等等。接下来,再让幼儿根据喜 好,选择想要参与的游戏。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 行,教师不必给出太多的游戏主题。若是游戏太多, 可能有的幼儿不知道如何选择,陷入纠结中,甚至 会打乱游戏的规则。教师通过指导幼儿选择游戏的 主题,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且还能推 动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其中,进而保证最终效 果。

(二)指导游戏的过程

当确定了小班幼儿游戏的主题之后,就可以 让幼儿进入到享受游戏的过程了。但是,有的幼儿 可能不知道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导致他们不敢上前 参与,也不敢主动分享。这时候,幼儿园教师需要 及时完成游戏过程的指导。换句话来说,教师需要 明确地告诉幼儿应该如何玩游戏,包括游戏中的每 一个环节、游戏需要的人数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 幼儿更了解游戏,而且还可以为游戏的顺利开展奠 定良好基础。考虑到有的幼儿理解能力较差,那么 教师可以考虑利用演示的方法来指导他们,以此保 证最终的指导效果。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为例,向幼儿演示如何玩。第一步,向幼儿

讲解该游戏需要的人数及规则,使幼儿可以简单了解和接触这个游戏,为游戏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第二步,教师可以与五六个幼儿共同演示该游戏,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可以扮演老鹰,也可以扮演母鸡,或者是两个都扮 演一遍。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一边游戏,一 边向幼儿讲解,使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第 三步,鼓励幼儿一起组队玩该游戏。当幼儿玩游 戏的时候,教师要让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 故的发生。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指导,不仅可以 让幼儿正确掌握玩法,而且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的 发生。

(三)指导游戏的方式

等到确定好游戏的主题和过程之后,相信幼  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已经知道“玩什么”和“怎么玩”。 接下来,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即指导游戏 的方式。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要指导幼儿确定 游戏的区域、游戏的成员、游戏的分配等等,缺 一不可。有的幼儿可能比较霸道,不顾他人,直 接选择自己想要的游戏角色 ;有的幼儿很难融入 到游戏中等。这时候,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解  决出现的问题,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丢沙包”这个游戏 为例,指导游戏的方式。第一步,教师需要指导幼 儿选择游戏的区域。由于这个游戏需要较大的场地, 所以教师要指导幼儿选择较大的游戏场地。第二步, 指导幼儿确定游戏的人数。可能有的幼儿比较孤僻, 其他幼儿表示不想跟他玩,教师则需要恰当指导幼 儿,使该幼儿融入其中。第三步,指导幼儿确定游 戏的角色,让幼儿决定哪一个幼儿在游戏的开始扮 演丢沙包的角色,像猜拳等,保证公平公正。等到 一切都确定好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幼儿共同玩游 戏了。教师通过这样指导游戏的方式,避免了问题 的产生,幼儿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班幼儿游戏 中。

(四)指导游戏的时机

虽然说,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怎么  玩游戏,但是不合时宜指导很有可能会加重幼儿的 逆反心理。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把握好指导时机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帮 :第一,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并且无法解 决的时候 ;第二,当幼儿之间出现纠纷,并且无法 平息的时候 ;第三,当幼儿出现消极情绪,无法融 入游戏的时候。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游戏无法继续, 进而影响到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教育作用法发挥。

比如,在“我是小小航海家”这个游戏中,教 师指导所有幼儿制作纸船,接着留出时间让幼儿自主 制作。过了一会儿发现,某个幼儿对该游戏出现了消  极情绪。这时候,正是教师进行指导的重要时机。通 过询问得知,该幼儿一直制作不出来纸船,因此直接 拒绝参与该游戏, 甚至开始哭泣吵闹。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影响到该幼儿融入到游戏中,还可能会阻碍其他 幼儿的游戏进程。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指导该幼儿, 向幼儿讲解制作的技巧,让幼儿体会到纸船制作的奥 秘之处。经过教师的指导之后,相信幼儿将会重拾信 心,并且努力制作属于自己的纸船。

四、小班幼儿游戏中教师的评价策略

(一)采取鼓励为主的评价

教师进行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总结 游戏经验,避免在今后的游戏中出现类似错误,同 时也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兴趣,使幼儿树立游戏 自信。若教师常常只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批评,那 么,只会打击幼儿,导致幼儿很有可能不想再玩游 戏。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游戏 评价策略。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发现幼儿 身上的优点,给予肯定,以此来放大幼儿的优点。 同时,还需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点出幼儿的问题, 以此来推动幼儿获得健康的发展。

比如,在“航模升空”这个游戏中,教师要  注重自身的鼓励评价策略。第一步,教师需要针对 幼儿的航模作品表示肯定,如创作能力强、想象能 力强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励幼儿,教师还可以 着重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优异表现,像幼儿主动帮 助其他幼儿完成创作等,以此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接下来,教师也需要明确幼儿的不良习惯,像破坏 游戏器具、争抢游戏材料等。为了更容易让幼儿接 受,教师需要注重自身评价语言的使用。在讲解问 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希望改正”开头,这样更容 易起到评价作用,进而通过评价达到帮助幼儿树立信心、改正问题的目的。

(二)采取启发为主的评价

以往的小班幼儿游戏常常都是教师不停地指导幼儿操作和完成,幼儿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

间和空间。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每一个幼儿都十分主动地参与和操作。实际上,这样的游戏十分被动,幼儿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需采取启发为主的游戏评价,即鼓励幼儿自主分析、自主思考,总结游戏经验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将会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加以改正,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采取过程为主的评价

传统的游戏评价常常都是根据幼儿最终的游戏结果进行评价,至于幼儿的游戏过程,则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实际上,这样的游戏评价是不完整的,也不全面的。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需采取过程为主的游戏评价。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且结合最终的游戏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此外,还可以采取幼儿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即让幼儿之间相互评价他们的游戏过程。有时候,教师可能难以做到完整地观察整个游戏过程,忽略了一些细节,但其他幼儿可能就会发现。

比如,在“今天我当家”这个角色扮演游戏中,某个游戏小组忽略了“钥匙”的选择,而发生争吵。有的幼儿认为钥匙并不重要,有的幼儿则认为没有钥匙整个游戏将难以顺利开展。这时候,某个幼儿及时站出来解决了这个矛盾,使该游戏顺利进行。那么,教师可以针对这一过程进行评价,既能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继续推动游戏的进行。由于幼儿身处于游戏中,他们更了解这个化解矛盾的过程。

综上所述,游戏并不仅仅是满足幼儿享乐需求的工具,更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仍旧有很多幼儿园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甚至错误地认为只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尝试发挥出游戏的积极教育作用,探索有效的游戏指导和评价策略,促 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